第15章 命运的馈赠(1 / 1)

李子木一直认为自己是幸运的那一个,她总是这么说。在她最糟糕的日子里,总有人支撑着她,就连上帝也会心疼地给她塞糖吃。

什么糖呢?2016年,从BJ回上海,在火车站买的那张彩票,中奖了。

李子木至今都觉得那像是一个梦。那串数字,她原本是为了纪念打印出来的,她内心想着,要是中奖了,这张票也就留不了,她就会忘记顾衍。

可是她没想到会中了一等奖,她从没拥有过那么多钱。

那失魂落魄的2016年,等李子木从这场灾难中缓过神来后,她开始收拾起了自己的生活。她将顾衍有关的东西都放到了一个大盒子里,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的。那张彩票就混在各种车票和登机牌中,在兑奖截止前一个礼拜,她才发现了这颗大糖果。

她从小最喜欢跟妈妈说,我以后要赚大钱,给你和姐姐买很多漂亮衣服。工作了几年后发现,赚大钱是件多么美好的幻想。不过现在,大钱她没赚到,大奖却中到了。

李子木做足了准备,把大奖领回家的时候,她一屁股坐床上,一边摸着那张卡,一边不间断地掐掐自己的大腿。

真的没有做梦!

日子还在继续着,接下来的一个月,她没有将中奖这件事告诉任何人。照常上班,没有花一分中奖的钱。

生活突然给予的这份惊喜,应该是有某种指示吧。她要想明白,如何使用这份馈赠。

2017年的春节,李子木按照惯例,请了一周年假,提前回家了。每年她都会提前一周回家,跟妈妈大扫除和买年货。过年对家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日子,大家喜欢在这个日子停下来,坐下来,吃起来,热闹起来。

李子木喜欢过年,从上海回到云南,从繁忙都市切换到宁静小镇,她总能在这个切换过程中体会到生活的丰富和变化。

爸爸到市区机场接上她,开车三小时才能到家。不苟言笑的爸爸,永远不会多说一句多余的话。一路上她偶尔找几个话题跟他聊聊,大多数时候,她看着连绵不断的山路在后退,直到树林中若隐若现的出现了小镇的影子,心里就涌起一股暖流。

一个人漂泊久了,与家人的亲密感总是隔了层纱。双方都报喜不报忧,初衷都是为了对方安心,却也渐渐失去了某些珍贵的互动感,只是不可否定的是,大家都很明确爱着关心着的心意。

小镇一年也没有多少变化,进入小镇的那个路口,修了一年又一年,好了又坏,坏了又修。

家门口小卖部的爷爷,好像又多了些白发。永远笑嘻嘻地迎接着她。

到家的时候,妈妈永远有着热乎乎的饭菜等着。每当她回到家,吃一顿妈妈的饭,洗完澡躺到妈妈提前晒好的被窝里,浑身都放松了下来,她才觉得,这一年又要过完了呀。

往几年,她到家收拾妥当,第一件事是窝在被子里跟顾衍视频,聊到两人都迷糊了,沉沉睡去。2017年,她注定要失眠了,她在无数个想起顾衍的瞬间,硬生生逼着自己撤回那份心悸,不能想!她想到了还躺在银行卡里的巨款。如何花?如何跟家人说?突如其来的财富,可以成就一个年轻人,也可以毁了她。

她决定没想好的时候,谁也不说,也不花。

过年给小孩子们包了一个大红包,把自己的年终奖全部给了爸妈,以往她会给自己留一半。在渡过了伤心的一年之后,她在家人的怀抱中恣意大笑着,大吃着,甚至跟哥哥姐姐们喝起了白酒。

家乡的白酒都是自家酿造的,李子木还清楚记得小时候奶奶酿酒的一幕幕。

先把粒粒饱满的小麦清洗一遍,灶头的大铁锅清洗干净,加好水,放入清洗好的小麦,煮一下午;奶奶围着围裙,倾身依在灶台上,不停地搅拌着,怕铁锅糊底了;等到奶奶嚼了几粒小麦,自顾自点点头的时候,她知道煮制工序完成了。

接下来把煮熟的小麦一瓢瓢摇出来,晾晒在提前铺好的油纸布上,搅拌冷却,等到温度适中后再加酒曲,充分搅拌开,然后将小麦装到密闭的罐子里陈放发酵几天。

待时机成熟了,奶奶再拿出她特制的酿酒工具,大铁锅里放水,支起木板制成的酿酒桶,加入蒸隔板,垫一层纱布,加入发酵完成的小麦,加盖,加火,等着小麦酒滴下来。后来学了工科的李子木才知道,这就是蒸馏过程。

李子木跟着奶奶做了一罐又一罐的小麦酒,她负责看着火,要是快灭了就加柴火。等到最后几道,酒精度比较低了的时候,奶奶会拿个小碗,接一点递给她,说是暖身子的。

李子木的酒量估计就是这个时候练出来的,小时候的小麦酒,热乎乎的,清爽的口感中带着点香甜,她喜欢这个味道。只是长大后,奶奶老去了,奶奶去世了,再也没有人给她喝过那一口淡淡的热小麦酒。每当她喝到了白酒,总是想到了奶奶,想到了那个温热的灶头,还有汩汩燃烧的柴火。

直到三十岁的现在,她也清晰记得十岁前的这些零碎片段,记忆中奶奶的样子,又刻薄又温暖。等李子木长大成熟了,想起奶奶,酸涩笑笑过后,却十分想念那个倔强坏脾气的小老太,以及她留存的那份温热。

每年过年都会去上祖坟,由于祖坟都在大山里,需要开车到山腰,然后再走一段小路才能到达。李家的一排祖坟就立在这清幽的大山中,视野开阔,站在那里,可以看到远处更多的山和村子,还有很远的天空。李子木常常觉得,奶奶长眠于此,或许能看到上海的天空。

等气喘吁吁爬到祖坟面前,李子木一屁股就坐在石凳上,她双手合十朝奶奶坟墓微笑拜拜,算作打招呼了。爸妈熟练地清理杂草,摆上水果和糖果,李子木歇了一会也加入了除杂草活动。等都清理完毕,爸爸点上了香,烧起了钱纸。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没看到溪流,却听到了溪流汩汩的流淌声音。李子木边磕头边觉得,这地方真好。

祖坟边上是一长排山茶花树,这里独特的气候特征使然,过年的时候一排山茶花刚好红艳艳地开了,海拔再低一点的地方,要到清明节才能盛开。一阵微风吹过,一朵山茶花瓣轻轻飘落在李子木的帽檐上,妈妈给她拿下来,放到李子木手里。

“这是祖先给你的馈赠呀。”妈妈微笑着说道。

李子木接过来,轻轻放到了口袋里。她就知道,奶奶是惦念着她的。

大年初八,是李子木离家返沪的时间。老家有句俗语,‘七不出门,八不归家’,农历的单日子不能离家,双日子不能归家。她每年的假期都会充分考虑这个规矩。

她早早起床收拾行李,装上妈妈准备的腊肉香肠等,吃上一碗妈妈煮的米线,就要离开了。爸爸启动车子的时候,看到妈妈红红的眼眶,她假装轻松的笑嘻嘻地告别着。等到车子驶出了很远,看不到妈妈的身影了,一阵感伤才敢袭来。她撇过头看向窗外,不让爸爸看到她的泪水。

归家时的轻松快乐,切换到离别时的感伤,不过短短数日。窗外一座座山,一颗颗树,一阵阵微风,汩汩流淌的小溪,甚至是小镇口坑坑洼洼的路,都通过车子的晃动,在与她告别。

这样的重逢和离别,她一直在经历着。从高中住校开始,到三十岁的如今,一半的年岁中都在经历着大大小小的告别。可是这十多年来,她还是没有习以为常。

离家太久的人,便只有故乡,没有家乡了。从年少的欢喜和憧憬,到如今的隐忍和无奈,岁月雕刻在心里的纹路更深了,沟壑出一个离家之人的孤独和辛酸。

她感恩着这个养育她的小镇,感恩着亲爱的家人,这里给予她力量和人格,开启了她所有命运的阀门。她有那么多的不舍和挂念,但是她却没法停下脚步留下来,她没有深刻想过这个问题,只是她知道,她的路还在很远的远方,她还要一直往前。

飞机起飞了,李子木的心也平静了下来,因为她知道,生活在变好,她自己也是。

新年的第一件事就是陈晴决定与相亲认识不到一年的对象结婚了!李子木得知消息的时候,不禁佩服起这个女子的勇猛。在两家人见完面,确定婚事后,手握巨款的陈晴开启了她的买房之路,李子木就是那个忠实的巨款守护者。

一个月下来,李子木陪着陈晴夫妇看了几十套房子!挑老公的快准狠和挑房子的矛盾纠结在这个小女人身上同时展现了出来,惊得李子木连连赞叹。

如果不是后来,李子木一眼就看中了后来房子,陈晴估计能再挑上个半年。

李子木记得,当她跨入那个毛胚房的瞬间,正好一轮落日快要跌入黄浦江,昏黄的光线和明亮的绿茵映衬着,‘家的样子’这个念头出来了以后,就再也挥之不去。她果断地决定下手,选了一个小户型,陈晴选了一个大户型。

此后,好姐妹结伴买房,结伴装修,结伴入住了新房,再后来有了不不。

日子过得好像有点样子了,热热闹闹,波澜不惊,好似风雨过后的晴天。工作上可以游刃有余,生活上也可以自得其乐。

李子木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一个,欣然接受了这命运美好的馈赠。

最新小说: 孓澜诗集 抒写心情 梦见天际 旅行者的步伐 画皮换命书 女寝求生指南 苦寻笔记 我们少年 乱世惊鸿 张扬文静散文集